颈部及上背部痛

激痛点查询

前言  

人体的肌肉总共有639块,占到体重的35% - 45%。每一块肌肉中都存在着激痛点,当激痛点活化之后就会导致局部的肌肉疼痛,出现炎症,甚至活动受限等。对一个正常人而言,肌肉疼痛占到所有疼痛的70%-80%,而疼痛科医生发现,目前将近75%的疼痛是由激痛点引起的。

激痛点

点击词条了解更多

颈部由颈椎支撑,由许多肌肉群相互作用产生颈部动作,保持颈部平衡。而这些肌肉群不单单在颈部,也向头部、肩部、上背部延伸,且层层叠叠相覆盖,所以也极容易影响我们对颈部疼痛部位的判断。

怎么来对应颈部及上背部痛的活化的激痛点?我们将最容易受伤害的斜方肌,以及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4块肌肉的相关激痛点分布进行列举,以便于大家快速对应。具体的贴法可以参考【激痛点】词条中提供的三种方式。

1斜方肌

斜方肌这块面积大且薄的肌肉覆盖了我们的后颈、上背部、以及颈到肩峰之间的部位,也是最常引发激痛点的一条。其激痛点分布如下:


TrP1:上斜方肌降部边缘处,可触及张力较高的条索状区域。

牵涉痛区域:咽喉至乳突的颈部后外侧;头部侧面,特别是太阳穴、眼眶后侧和下颌关节区域。

斜方肌23T.jpg

TrP2:在TrP1的后外方,肩胛岗中点附近的上方。

牵涉痛:乳突和上颈椎的后外侧。(左侧图示)

TrP3:下斜方肌降部外缘侧,在肩胛骨内缘附近。

牵涉痛:乳突、上颈椎后外侧、肩峰区域。(右侧图示)

Trp4-5.jpg

TrP4:斜方肌升部、肩胛冈的正下方,肩胛骨内缘附近。

牵涉痛:肩胛骨内缘。(左侧图示)

TrP5:肩胛提肌止点水平向外约1cm处。

牵涉痛:第七颈椎(大椎穴)水平与TrP5之间的椎旁区域。(右侧图示)

2肩胛提肌

肩胛提肌内的激痛点引起颈角的疼痛和僵硬。活化的激痛点会形成发散性的疼痛,严重的情况下回使你无法回头看后方。

肩胛提肌Trp1-2.jpg

TrP1:位于颈部和肩部的交界区,将斜方肌向后推移即可触诊到此点。

TrP2:肩胛内上角上方约1.3cm处。

牵涉痛:自肩部放射至颈部,肩胛骨内缘和肩背部疼痛。

3菱形肌

菱形肌trp.jpg

TrP:肩胛骨内缘和附近区域。

牵涉痛:肩胛骨与脊柱旁肌肉群之间,与肩胛骨内侧缘平行的位置。

4上后锯肌

上后锯肌的牵涉区域较广,且与其他肌肉的有重复。肩胛骨下的深部痛是最有特征性的,小指的疼痛也是上后锯肌激痛点的一个标志。手部的关联痛有时会是感到麻木,有时候疼痛能超过上臂和前臂的背部,而达到胸部。

上后锯肌.jpg

TrP:中立位躯干背侧,在冈上窝水平,靠近肩胛冈。

牵涉痛:肩胛骨上半部、三角肌背侧区域、上臂背侧、前臂尺侧、肘后侧、小指和小鱼际肌的掌侧和背侧面。

更多方案可以直接到方案库中查阅

如果以上情况并没有您对应的类型,也可向专业人士进行咨询

参考词条:

激痛点

肌筋膜疼痛症候群

压痛点疗法

其他参考:

常见肌筋膜疼痛——斜方肌、旋后肌 

疼痛的形成原因——激痛点

筋膜疼痛与扳机点

激痛点(图文中文精校版)

《肌肉链与扳机点——手法镇痛的新理念及其应用》/里克特[比]、亨琴[德]主编/赵学军、傅志俭、宋文阁主译.—济南: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,2011(2014.重印)

《肌筋膜疼痛与机能障碍:激痛点手册》/David G. Simons, Janet G. Travell, Lois S. Simons著/官大绅,张育彰等编译/初版,台北市:合记,2004